特区经济
    主页 > 期刊导读 >

郑艳萍第一代特区打工妹

我们为什么爱祖国

记忆1980改革年代

这是一个改革的年代,为民族奉献才智的激情熊熊燃烧。

经受了太多等待,共和国重新驶上发展的快车道。一代技术工人展现着前所未有的活力,他们在生产一线放射出奋斗者的灿烂光芒。

这是不可复制的一代人,他们的付出,只是为了打造中国改革的坚实底座。

记忆讲述1982年,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打工姐妹来到深圳蛇口首家香港独资企业—凯达玩具厂 ,从此,她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凯达妹”。她们是春天故事里的第一群候鸟,是改革大潮中的第一朵浪花。

凯达员工的去向

1995年,凯达玩具厂停业撤厂后,大部分员工重新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新定位。他们中有一批人通过勤奋攻读,成为蛇口工业区所属单位的干部,有了自己新的事业和新的身份;一批人先后离开凯达创办自己的企业,成为最早在市场经济里畅游的勇敢者;一批人先后去了美国、加拿大、智利等国家经商或读书,目前大多在海外;一批人相继通过招考进入深圳经济特区,目前大部分从事管理工作;一批人仍然在深圳的其他外资企业,他们目前大都是工厂的中高层管理者;也有一批人坚持到凯达搬离却没有离开蛇口,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退休或待业在家。

1982年2月18日,天朗气清,广东韶关火车站人头攒动。韶关市劳动局为招商局蛇口工业凯达实业有限公司首批招聘的80多名年轻女工,由两名干部带领,即将登上南下深圳的火车。父母亲友数百人相送,场面壮观。火车徐徐开出车站时,刚才还兴奋不已的姑娘们相拥而泣。

18岁的郑艳萍就是这批女工中的一位。

1982年,郑艳萍在广东省重点中学韶关一中复读,她想考一所好大学,但没有十足把握,忽然听说劳动局要招工,去深圳蛇口工作。

深圳?郑艳萍并不知道深圳在哪儿,只知道那里有海,比广州更南。基于三点考虑,她决定去深圳:一是劳动局正式招工,并派干部带去;二是招工时说明工资每月80多元,加班还有加班费、年终双薪等,而工作了30多年、做电子工程师的父亲每月也只有50多元;三是临海,上世纪70年代的歌曲《假日的海滩》让她对大海有着无限憧憬和向往。

在父母的支持下,郑艳萍更坚定自己南下的决心。

广东韶关市共有100多人报名,最后成行的有80多人,清一色的女生。

这是凯达实业有限公司(俗称“凯达玩具厂”)委托蛇口工业区到韶关的招聘行动。作为香港开达实业有限公司在深圳蛇口工业区独资设立的企业,凯达公司主要生产外销欧美的各种毛绒、电动、机械玩具,包括芭比娃娃、椰菜娃娃、唱歌熊和各式各样精致的爬山车等。

此时的蛇口工业区还是个黄土飞扬的大工地,道路坑坑洼洼,各种工程车开过来开过去。

1982年3月、5月、8月,凯达公司又从广东肇庆、汕头和梅州等地陆续招来3批女工。1983年,该厂职工人数已达2000多人,其中90%是女工。这些女工,后来被称为特区第一代打工妹。

凯达公司的特点是加班多、港币多、漂亮女生多。女工们被人们艳羡地称为“凯达妹”。加班赚钱却无处消费,蛇口工业区为了方便工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成立了贸易公司,建了一个小卖部,还有购物中心。蛇口的员工每人都有一张购物卡,凭卡每月限量购买各种实惠的生活用品,这些都是出口到香港、又通过贸易公司从香港进回来的产品。郑艳萍都买下攒起来,等放假的时候带回老家贴补家用。

每年年底,蛇口工业区还给区内职工提供每人一个大件电器指标的福利。1983年春节,郑艳萍买了彩色电视机带回家;1984年春节,她买了电冰箱;1985年是洗衣机。

凯达公司是典型的季节性生产企业,一般春节后一直到5月份是生产淡季,每年6月份开始一直忙到年底。

郑艳萍最害怕的是过了下班时间,领班还不拿打卡表过来,因为这代表着大家又要加班很久了。

1983年6月的一天,为了不耽误晚上加班,郑艳萍和工友们利用晚饭后的时间跑回宿舍冲凉,结果,却遇上了突然下起的暴雨。眼看加班时间快到了,雨还丝毫没有停的架势。工友焦急不安地互相询问:“下这么大雨,你们还去加班吗?”“没有伞,去不了。”“那我也不去了。”就这样,当晚有10多位女工没去加班。

第二天,凯达公司总经理约谈了前一晚没加班的10多名女工。总经理问郑艳萍为什么不加班,她说:“最近加班太累,身体不太好,需要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