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经济
    主页 > 期刊导读 >

谈谈如何发展特区的街道经济

谈谈如何发展特区的街道经济深圳特区要追赶亚洲。四小龙”,必须上下左右齐心协力,街道经济作为特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是追赶亚洲。四小龙”这部赛车上的一个“轮子”,如何充分发挥这个轮子的作用。笔者从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一、力口快。三来一补。企业转型步伐随着深圳特区建设的高速发展和十年规划的实施,。三来一补”对街道企业愈来愈显现出其局限性。因此我们要积极稳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三来一补。街道企业实行提高转型。要区别不同情况,对“三来一补。企业转型一批,保留一批。对技术设备先进、产品档次高、市场履盖面较大,又符合我市产业政策的企业要保留,鼓励其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在与外商达成共识、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逐步转型为合作、合资企业或自办企业:对技术档次低、能耗高、效益差、污染严重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则应合同到期后实行转移或取消。去年来,我街道办事处组织第一批技术设备先进、产品档次高、符合我市产业政策的7个企业进行了转型。当前,对“三来一补“转型问题,思想上仍有一些模糊认识。一是认为。三来一补”转型为合作合资企业是换汤不换药,操作一样,销售一样,只是形式不同;二是认为转型后,既要做会计报表,又要办工商、外贺、报关等手续,中方工作量有增无减,三是担心转型后要古文劲增加负税;四是认为“三来一补。旱涝保收,做惯做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转型工作缓慢。“三来一补。街道企业的转型,在现阶段实际上是。三来一补。的提高,从企业的性质上说是外资企业转为中外合作性企业。从单方经营变为双方经营,而转型的关键是积极吸纳和培养自己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增强中方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技术管理的参与意识,提高中方的参与能力,为发展街道外向型企业创造条件。以此变过去那种。盖厂房——收取厂租、工缴费——再盖厂房——收取更多的厂租、工缴费的。体外循环”的模式为劳动密集型内涵发展模式,变简单的、被动的来料加工为主动的产品开发制造。转型后,我们要主动与科技部门和大专院校挂钩,提高技术水平,研究新高精产品,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二、开发第三产业,发挥特区资源的最大效用包括商业、旅游、金融、房地产、饮食服务等在内的第三产业。具有占地小、用人少、利润高的特点,是弹性较大的行业。在特区土地、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土地资源、房产资源、劳力资源的价值,成为我们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依据。罗湖区地处深圳特区的商业金融中心,有发展第三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在罗湖区同一土地使用不同,价格就不同。厂房用地与商业用地的价格之比是 l:5,同一地方的房屋,厂房、商住楼与商业经营楼宇的价格比例是1:8:10。在使用价值上,厂房每月租金是15一一20元/M’,商住楼是30元/M。,商店楼宇50一一200元/M。,比例是1:2:6。从这些简单的数字看出,第三产业无论从价值和使用价值上都比其他产业高。罗湖区内口岸多、交通发达、人口流动性大、金融业兴旺。近年来,旅业、酒楼愈来愈旺。尤其是房地产异军突起,在短短的一年里,销售价格翻了一番多。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优越的地理环境,发展第三产业。三、发展内联企业,开拓多边贸易内地资源丰富,市场广大,是特区的坚强后盾,也是发展街道经济的广阔天地。自去年小平同志南巡后,全国各地的党政要员和企业家、技术专家纷纷前来深圳参观学习,考察投资环境,掀起了一股。深圳热”。我们要利用这个良好的机遇,发挥特区的优势,吸纳内地资金雄厚、信誉好的企业和高科技项目来深圳投资办厂,更重要的是要利用内地的市场和资源开展多边贸易。我国的改革开放,正从东南沿海地区向长江流域地区、东北、西北、西南的沿边地区迅速扩展。这些地区交通发达,科技较为先进,与邻国接壤,他们除了利用深圳这个窗口进行改革外,还直接开通了与邻国边境贸易。我国北疆五省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内蒙古去年上——45——半年的边境贸易额达11亿元。我国与众多国家接壤的地理位置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多边贸易的条件。最近东南沿海地区,不少企业到内地寻求合作,去年5月,我街道办事处与黑龙江省同江市举办边境贸易洽谈会,俄罗斯代表团和东北人民对深圳特区的电子、制衣等产品颇感兴趣,纷纷前来洽谈、订单。我们要利用这些边境口岸,把内地的资源产品进行精加工、细包装,提高产品档次和价格,把深圳的产品通过边境贸易,打入邻近几国,开辟对外贸易的。第二市场。。四、走出街道到特区外办厂由于特区对“三来一补。企业的限制在逐步加强,特区内一些受限制的。三来一补。企业,向特区外寻出路,已势在必行。由于特区的土地人力资源有限,先是把“三来一补。作为起步企业,待特区成长后,再把。三来一补。企业中的档次低、效益低、污染大、用工多的企业向较落后的地区迁移,这是特区发展的需要。如果被。划地为界”的观念禁锢,必将是“固守麦城”,无所发展。去年来,深圳企业大举西征新疆,北上上海、武汉、哈尔滨。有50多家企业在上海办实业,深圳企业在新疆投资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