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经济
    主页 > 期刊导读 >

经济体制改革论文_特区发展与“十四五”区域经

文章目录

一、特区发展历程与区域格局演变

第一,初期阶段(1980—1989)。

第二,发展阶段(1990—1999)。

第三,成熟阶段(2000—2009)。

第四,创新阶段(2010至今)。

二、“十四五”时期特区经济主要特点与地区效应

(一)新型特区的地区效应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特区的主要形式与地区发展潜力

(三)新型特区与地区高质量发展

三、新型特区与“十四五”区域格局的形成

(一)特区发展与地区板块的形成

    1.南北格局。

    2.东中西三大地带格局。

    3.八大综合经济区格局。

(二)特区与增长极的形成

    1.特区城市与中心城市。

    2.“十四五”特殊国际环境下特区城市的对外经济。

四、结语

文章摘要:中国经济的成功与众多经济特区密不可分,特区作为"双循环"的重要纽带,将成为"十四五"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对重塑中国区域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经济特区对地区格局的作用有别。"十四五"既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也是特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随着国际市场逐渐饱和,创新将成为特区经济及其地区效应的新优势。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新型特区,是"十四五"阶段的主要特区形式,其对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加快缩小三大地带差距;强化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优势;提升长江中游、大西南和黄河中游的增长潜力;进一步扩大南北差距,使西北和东北地区更加边缘化;进一步强化国家和区域中心城市增长极作用,使区域经济向大分散、小集中格局演进。

文章关键词:

论文分类号:F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