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经济
    主页 > 综合新闻 >

特区亲历者说丨陆集源:见证特区临港经济提速

【编者按】

今年是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经济特区勇扛历史责任,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创造了不凡的业绩。汕头经济特区,是经济特区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40年来,一代代汕头经济特区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为激情澎湃的“特区故事”写下了辉煌的汕头篇章。

即日起,南方日报推出“致敬特区40年 汕头再出发”系列报道,回顾改革开放历史进程,总结汕头经济特区发展经验,进一步讲好改革开放故事、特区故事,振奋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精气神。敬请垂注!

“汕头国际集装箱码头建成试投产那天,场面非常壮观,鞭炮声响了很久,大家脸上都挂满笑容。”回忆往昔,汕头港务局退休干部陆集源如是说。今年已81岁高龄的他,从一大摞剪报集中翻找当年自己发表在省市媒体的文章,手脚麻利,每翻一页都乐呵呵的。他的话匣子,也由此打开。

1960年,陆集源进入汕头港务局工作,任办公室打字员一职,一干就是9年光景。“打字员工作让我接触了不少有关汕头港务事业的方方面面,增长了见识。”陆集源说,1969年,他被调至局宣传部门,从事有关汕头港口方面的宣传。

陆集源。张伟炜 摄

1993年11月1日,汕头市政府与香港长江实业集团属下的香港国际货柜码头有限公司(简称HIT)签订协议书,合资建设汕头国际集装箱码头,工程于1994年4月开工。陆集源依稀记得,当时项目工地原是一片低矮的滩涂,每至涨潮时,工地就会被海水淹没,给工程施工方带来一定的困扰。

“1994年5月,护岸和围堰工程先后开工。打桩是颇‘费力’的事,一根粗大的沙桩都要打近千次才打得深,打得稳。”他说,该项目为2个2.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40万标箱,自然要有牢固的硬件基础。据悉,当时项目竣工时共打下沙桩1.29万根,抛填沙69万立方米,抛砌石6.1万立方米。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陆集源还时不时要到项目工地采访,将文章供给省市媒体刊出。当时港务局距离项目工地约4公里,每次需要外出采访,他就骑上自行车前往,一路高歌。他向记者展示了一篇刊发于1996年7月4日《汕头日报》二版头条、名为《水陆齐头并进,建设紧锣密鼓:汕头国际集装箱码头进展顺利》的文章,报纸虽已泛黄,图文仍清晰可见。

陆集源从1995年开始就养成一个好习惯:将每年见报的所有报道裁剪集纳成册。十余年下来,他将发表的560多篇报道汇成15本厚厚的《剪报集》,大部分是有关港口建设方面的记录,也有一些民生报道和时事评论。如今已年过八旬的他,翻阅起《剪报集》时,他都如数家珍。

作为汕头国际集装箱码头建设过程的见证者,陆集源对该项目赞不绝口。他欣喜地说,码头的建成投产,极大地提升了汕头港集装箱的吞吐量能力,为汕头经济特区临港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策划:严亮 廖奕文

编辑统筹:赵文君

采写统筹:辛均庆 杨可

采写:张伟炜

【作者】 张伟炜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