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特区先行先试 治理新模式为世界树标杆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郑然):“40年前,中国开始设立经济特区。40年后,经济特区获得的惊人成绩,为中国迈入世界强国行列作出巨大贡献。”巴西经济学家罗尼·林斯在接受国际在线专访时表示,中国的经济特区“先行先试探索治理新模式,以点带面,促进全中国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人民谋福祉,为推动世界其他国家建设经济特区树标杆”。
40年乘风破浪,40年勇立潮头。经济特区的治理模式到底“新”在哪?又有哪些发展路径可供借鉴?在林斯眼中,以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第一批经济特区的一些创新治理实践为例,可帮助一窥究竟。
观深圳:制度创新深化深港合作 特区优势示范“前海模式”
林斯告诉记者:“深圳具有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发扬特区精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近年来,随着深圳经济体量与香港逐渐接近,原有的“依靠香港”面临诸多瓶颈。
前海石是见证深圳改革开放新面貌的重要标志物(摄影:郑然)
为做好深化深港合作这篇大文章,在高质量发展和新一轮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2010年8月,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正式设立。10年来,前海把制度创新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560项,其中212项全国首创或领先,50项在全国复制推广。例如,在司法实践中,首创“港籍陪审”和“港籍调解”制度;在人才管理上,出台《前海人才发展引导专项资金实施细则》,积极推动20多个行业香港专业人士在前海直接执业,137家香港工程企业纳入前海专业机构名册等;在金融开放上,率先实现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双向发债、跨境双向资金池、跨境双向股权投资和跨境资产转让。
林斯认为,先行先试的“前海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后,再进一步扩大实施区域范围,利于改革在中国各地平稳开展”。
看珠海:携手澳门 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
位于珠海的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展厅(摄影:郑然)
林斯感叹,40年前,“珠海仅仅是一个以农业和渔业为主的边陲小镇”;今天,“我看到它正向一个集文化教育与前沿科技紧密交融的复合体方向加速成长”。2018年港珠澳大桥开通,“令珠海成为内地唯一一座与香港和澳门直接陆路相连的城市。我相信,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的新历史机遇,这座城市的未来将不可限量。”
近年来,珠海正在携手澳门加快建设科创产业,引入资金和人才。其中,珠海横琴新片区按照“澳门所需,横琴所能”的原则,建立了“澳门资源+开放人才+先进技术+横琴载体+政策支撑+成果共享”的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2019年底,珠海提出,要打造包括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在内的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中部分产业澳门具备科研优势。以澳门大学在珠海横琴新区设立的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为例,该研究院计划建立包括微电子、中医药、智慧城市等产学研示范基地,依托珠海,辐射整个大湾区,力推研究项目走向产业化,实现社会和经济价值。
探汕头:加速升级交通圈 打通融“湾”联“带”“任督二脉”
汕头港广澳港区(摄影:郑然)
汕头,曾有“百载商埠楼船万国”的美誉,历来是粤东、赣南、闽西南一带的重要交通枢纽、进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设立经济特区近40年来,汕头已蝶变为南粤“新明珠”,“尤其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联动作用明显;同时,汕头位于交通枢纽的战略位置上,发展潜力巨大。”林斯如此评价。
新时代,新使命,新出发。汕头坚持以“完善的交通圈拓展都市圈、培育经济圈”的模式,主动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锻造自身成为现代化沿海经济带的一大发展极。在这个模式里,汕头正构建起汕潮揭一体化、通达粤港澳大湾区、连接海西经济区的铁路大通道,加速形成汕潮揭城市群、粤东地区通往珠三角核心区的高速公路网,积极提升汕头港在沿海25个国家级主要港口、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15个沿海港口以及广东五大枢纽港中的综合竞争力,打通区域间发展脉络,畅通经贸渠道,持续吸引和联动资金、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加速发展。
望厦门:改善环境惠民生 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
在林斯眼中,今天的厦门“是一座无污染的花园城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事实上,厦门能够如此“高颜值”,归功于这座城市的建设者们多年来的改革思变,常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