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经济
    主页 > 综合新闻 >

海南推进儋州洋浦一体化发展 跨出保税区 迈向自

孙洲原是深圳盐田港集团的投资发展部副部长,现在把自己也“投资”到了海南自贸港,担任海南盐田港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我们一直在寻找下一个能够像深圳一样的港口,在国内国外走了好多地方,最后发现洋浦最具有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推进儋洋一体化,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需要,也是推动儋州和洋浦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勇军说。

林光明从手机调出一张环新英湾规划意向图给记者看,“自贸港建设决定了环新英湾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发展大贸易、大物流、临港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拥抱自然、拥抱创新和拥抱世界的自贸港滨海新城将成为儋洋的崭新名片。”

“儋洋一体化标志着自贸港政策在实现点对点扩区之后,继续加快放大政策效应,开始走向点面结合、多点开花。”海南省委常务副秘书长、省委深改办(自贸办)常务副主任王磊说。

原标题:跨出保税区 迈向自贸港(经济新方位)

实际上,去年12月29日,海南省推进儋州洋浦一体化发展动员大会暨儋州市和洋浦经济开发区领导干部大会之后,儋州和洋浦就启动了机构和人员的改革和布局,相关机构和人员正在向一线集聚、向环新英湾集中。儋洋还探索设立了集行政审批、政务大数据管理、社会信用建设和营商环境创新等职能于一体的营商环境建设局,组建了市委督查绩效办公室等。

据介绍,儋州工业园体制创新后,政府、管委会、平台公司关系厘清,也打通了资金来源通道,市级财政总投入3000万元,已带动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深圳盐田港儋州现代物流中心、京东儋州智能电商运营中心、香港和山东合资的欧亿家进口肉类冷链加工基地等6个项目快速落地,华润创业、东华软件等多家企业签约入驻。

“海南建设自贸港,洋浦打造‘样板间',保税港区更是压力测试的关键位置。”洋浦保税港区发展局局长张洪光说,“这里是制度创新的苗圃,每个月都有新政策落地。”

去年12月,海关总署宣布,洋浦保税港区的进出口管理制度扩大到海口综合保税区、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试点,自贸港政策扩区首次实现点对点突破。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在洋浦保税港区等具备条件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率先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进出口管理制度。

“儋洋一体化就是要将洋浦的‘有产无城'同儋州‘有城无产'的难题统筹起来破解,通过自贸港政策、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各类风险防控等十个一体化,在更大空间、更多业态下搞压力测试,让儋州因洋浦更加开放,洋浦因儋州更有深度。”张勇军说。

30年前,洋浦经济开发区设立,成为我国第一个吸引外资成片开发的国家级开发区,我国最大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历程由此启幕。

政策扩区

30年后,海南自贸港建设迈出重要一步:今年5月,海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儋州洋浦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等自贸港早期政策开始跨出洋浦保税港区,向儋州市和洋浦全域拓展,服务全岛封关的更大范围的压力测试随之启动。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两年多来,洋浦经济开发区GDP年均增长21.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0.4%,货物进出口年均增长31.3%,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占比85.7%。

儋州虽是国家确定的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节点城市,但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项目、人才支撑,“有城无产”问题突出。

环新英湾到底应该发展什么产业?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后,谢昌伟负责的儋州工业园就开始和深圳盐田港集团的合作团队分析政策、梳理产业。他们得出的答案是:全球加工制造、高端食品加工、跨境商贸流通、国际信息服务等可享受关税减免的临港生产性服务业。谢昌伟做了一个比喻:“吃透区位和政策后,我们把车开到路口,等政策一出,绿灯亮了,就满油往前冲。”果然,儋洋一体化大幕开启,发展规划同他们的研判契合。

按照规划,儋洋将构建“一湾、三带、多组团”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一湾即环新英湾,这个区域除洋浦外,还包括儋州所辖的木棠、白马井、王五、中和等7个镇。环新英湾统一规划、开发、建设、管理,打造港产城融合新引擎,再由此辐射带动整个儋洋,使之成为自贸港建设的重要增长极。”来自新加坡的规划专家、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首席规划师林光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