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经济
    主页 > 期刊导读 >

积极打造长三角国际化高端人才特区

为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关于着力打造长三角南翼“人才特区”的部署要求,余杭区进一步加大人才工作力度,以未来科技城“人才特区”建设试点为契机,坚持“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理念,借鉴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际人才试验区经验,抓住党管人才中心点,做强市场配置发力点,聚焦顶尖人才、科创人才、企业家等引培重点,优化人才引育留用的创新举措,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探索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主动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和共建长三角统一的人才一体化评价和互认体系,建设一批高规格、高质量、大手笔的人才创新载体平台,全力打造长三角国际化高端“人才特区”、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创新创业”桥头堡。

为梧桐林寻得好“水源”

对接国内国际两个人才“水源地”。余杭深挖浙大、阿里两座“金矿”,深入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工程、“大孵化器”战略,沿着高校系、企业系、国际系三条主线并行推进,充分集聚国内国际人才资源。

建好两条“引水渠”。一条连接高校。以上海“科改25条”推出为契机,以长三角高校院所、浙江高校产学研余杭联盟东部中心为依托,联合清华、北大、国科大等名校资源,挂牌成立校企联合研究院,逐步形成覆盖海内外高校、在余杭遍地开花的全域发展政产学研服务体系。另一条连接海内外“人才飞地”。通过聘请海内外社团组织负责人和高层次人才代表等为“余杭伯乐”,在全球创新资源集聚的国家和地区,设立以海外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技术转移、创新团队及企业孵化、国内外资源对接为目标的“人才飞地”,鼓励通过技术转移、海外项目孵化、国内产业化、基金跟进投资等多种模式,引导支持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先进技术项目到余杭落地、转化和产业化。

筑牢一条“拦水坝”。统筹各类孵化器的规划、建设、招商、运营、管理等工作,通过自主开发、引进开发或合作开发模式,打造创业创新全生态链条的科创园区平台。通过政府自持或返租等形式整合现有空间,统筹谋划配套服务空间设施,引进北上广深等地的专业运营机构,采用智慧化信息手段对园区物理空间、企业情况、活动发布、场地租用等进行线上、线下统一管理,打造现代化人才创业创新社区。

为梧桐林育得好“土壤”

只有突出需求导向,做到人才与城市定位、发展战略、产业结构等“土壤”结构无缝对接、深度匹配,才能最大限度地留才用才、生根发芽。

“不为所有,但为所用”。余杭将进一步促进人才发展与产业深度融合,聚焦重点产业和相关企业对核心关键技术人才的需求,防止人才错配和浪费。发挥好余杭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圆心地、杭州接轨长三角重要门户的区位优势,通过“名校科技人才园”“院士专家人才园”“国际人才创业创新园”东中西三大园区齐动迸发科创活力,以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科技城、临平新城、良渚新城、钱江经济开发区五大产业集聚基地有效承接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打通重点平台之间人才项目横向流动渠道,推进人才与发展有效匹配、人才与产业紧密对接、人才与经济深度融合;聚焦重点方向发展汇拢人才,形成规模效应;夯实培育源头,加强制造业复合高端人才培养,全力助推新制造业发展;充分利用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等科研重器规划建设三期科研实验区,逐步形成顶尖人才集聚的科创中心。

为梧桐林施得好“肥料”

“凤非梧桐不栖”,招揽人才,还要有配得上目标人才的公共服务和行政作风,要当好人才的“后勤部长”。

面对各地日益同质化的人才竞争,余杭注重差异化目标导向,聚焦“人才特区”建设,出台新一轮人才政策,并从人才引进“一件事”、就业服务“一揽子”、创业激励“一条龙”三个方面,梳理形成余杭区保障类、就业类、创业类人才生态体系政策,解决好人才政策“看不到、看不懂、用不好”问题。

余杭将充分结合“三服务”活动,深化“一站式”人才服务,集聚政府、中介机构和市场主体,铺设“1+5+N”服务网络,打造以企业人才发展服务、科技创新服务、孵化加速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服务空间;推进网上企业人才服务超市建设,实现“线上+线下”全方位服务;聚焦人才引进“一件事”,建立全方位住房保障体系,试点开展人才服务“一卡通”,探索“刷脸享服务”创新模式,解决人才“关键小事”。